张继山,人称“真牛张”,河南南阳人,山东聊城市“荣誉市民”。自幼习画,尤擅画牛,1991年毕业于南阳师范学院美术系,1994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企业青联常委、河南省青联常委、河南省南阳市人大代表、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书画院副院长、北京昌平区在京务工子弟学校名誉校长、中国文联文艺支教试点项目第一期志愿者。
踏上支教路,无怨无悔
2013年4月,中国文联文艺支教项目成立之初,作为第一批文艺支教志愿者,画家张继山与其余八名志愿者一起奔赴乌蒙苗岭的大山深处——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岩腊乡(贵州省特级贫困乡)开展了为期一个学期的文艺支教。支教期间,他用手中的画笔,与山里的孩子一起描绘出了一幅幅七彩的童年记忆,尽情地让山里孩子沐浴着艺术的阳光。每一条林荫小道,每一次日月星辰,每一处茅檐村居,他的足迹深深地扎进了大山的脊梁。他让灵魂秉承了温度,他让孩子们魂牵梦萦,他留给大山无限遐想,他让艺术梦想永驻在山里娃的心房。
为了响应中国文联文艺支教的号召,给贫困山区的孩子送去希望、帮助他们实现内心的梦想、播种中国文联真善美的种子,画家张继山和其他志愿者们义无反顾舍小家,强迫自己暂时远离亲情、友情和爱情,远离城市的安逸生活,带着朴素与深情走进那渴求希望与关怀的大山,走近那群张开双臂热情欢迎他们的山里人。
初到岩腊,责任感油然而生
安顺岩腊乡,是贵州中西部的贫困山区,远望,是茶场上劳作的农家女人,近听,山里娃嬉戏的笑声在山间回响,自然淳朴之气弥漫在空气中。作为中国文联文艺支教试点项目第一期志愿者,画家张继山跟随中国文联与中国音协、中国美协、中国舞协组织的文艺支教志愿服务队,来到了这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地方。在几个月的支教生活中,他没有时间放空自己的内心来享受此刻珍贵的安宁,而是不停地为那里的孩子们忙碌着。
初到岩腊,无论是阳光普照空气清新的天空、熙熙攘攘的大饭厅,还是干净整洁的教学楼、宿舍楼的明窗净几,都让志愿者们怀疑这里哪像是最艰苦的地方。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出乎张继山和所有志愿者的意料。通过深入的了解,张继山和志愿者们才知道岩腊乡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地方,这里的老乡都是循环用水,洗完脸洗衣,洗完衣洗澡,洗完澡浇花。为了每天穿的衣服没有汗味,张继山在附近的小市场买了几件廉价的衣服,几天换一件,这样就可以不用费水洗衣服了,每天还有新衣服穿,两全其美,就当是苦中有乐吧。真是不到岩腊,不知水贵!这里没有网络没有电视,对外的信息几乎是绝缘的,仅靠每个人的手机对外联络、知晓天下事,这所有的一切对于长期习惯了城市生活的志愿者们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考验着每一个人的心理极限。
点亮山里娃的梦想,不仅仅是感动的力量
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地孩子的家庭状况和乡亲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张继山多次让三股水学校的老师带他到学生家中家访。他们常常跋山涉水,深入丛山茂林之中,步行一走就是三四个小时。有很多地方不通路、不通车,只能沿着羊肠小道上山。在家访中,张继山亲眼见到一位患有白内障无钱医治而双目失明的苗族老奶奶,孤零零地坐在破烂不堪的家门口屋檐下。儿子儿媳双双在外省打工,作为需要别人照应的“空巢老人”却要承担起照应两个读书的小孙子的重任。这一幕,让张继山的眼泪夺眶而出,心灵受到极大震撼,他下定决心一定要为这些山里人做点什么。
支教时,张继山负责教授一至六年级的美术课。刚开始上课孩子们对美术的认识几乎为零,因为在志愿者们来支教之前,学校虽然安排了美术课,但因为没有美术老师都改为自习课。在给孩子们上了两周美术课后,三年级的语文老师胡永红对张继山说:“孩子们以前写作文在写自己的梦想时,很多人都写未来要当音乐家、航天员、教师、医生等,唯独没有想当画家的,现在终于有同学在作文中写想当画家了。”其中三年级2班有位叫熊文琼的女孩在她的画中写道:“我喜欢读书,我喜欢画画,我喜欢张老师教我们画画,因为他是画家,他很善良。”这是孩子们内心的呐喊,是对文明的呼唤。张继山深切感受到肩负着艺术工作者的使命和时代担当。
今天我们都在追逐中国梦,中国梦具体到每一个国民,有不同的诠释和追求。对山区的孩子们来说最大的中国梦就是有学上、有衣穿、有饭吃、有艺术的滋润。在他们成长过程中不但要成长身体,还要成长灵魂、成长内心丰富的感情。
播下爱的种子,收获希望与感动
当文艺支教结束的时候,张继山把个人的自传书籍《我的牛世界》分发给了每一个孩子,希望能以自己追逐梦想的足迹激励更多有梦的孩子。这一天,张继山和每一个志愿者都是含着眼泪离开的,孩子们簇拥着张继山,哭声在校园弥漫。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童心,值得呵护,这是最纯真的灵魂啊!
张继山一向自认为是一个坚强的汉子,可是在这3个月的支教和走访中,他却洒下了无数的泪水,因感动、因真情或因其他,总之是一种复杂的心情。
支教前,孩子们的眼神都是自卑的,张继山在教孩子们画画的同时,还给他们讲励志的故事,告诉他们怎么做人。自身的经历,最有说服力,张继山通过给孩子们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让孩子们感觉到农村的孩子也有春天,只要努力奋斗,每个人都可以做最好的自己,只有努力才有成功的可能;支教后,孩子们都自信了,眼里充满了艺术的光彩和对世界的热爱,更懂事了,更体谅他们的父母了,也不抱怨了,变得自立、自主、自强了。
通过文艺支教,张继山的艺术创作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升华,心中更纯净了,创作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的杂念了。张继山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以阳光的心态投身于阳光的事业中去,站着是一座山,倒下是一座碑,双脚不能到达的地方眼睛可以达到,眼睛不能到达的地方心可以达到。这就是文艺支教志愿者,一个普通却又响亮的名字,已经形成了一股精神的力量。
自2013年至今,张继山每学期都坚持去贵州山区看望他支教的孩子们,每次都为他们带去急需的学习和生活用品。灵魂是有温度的,生命因奉献而丰满。当荣辱与躯体随着青烟飘去的时候,张继山把梦和爱留给了大山,为了大山深处的孩子梦想成真,他用平凡诠释了伟大。大山不会忘记,这位来自北京的牛画家,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文艺志愿者,你们的灵魂铭刻在高原之巅,和高原一起永恒。
|